闽南人的婚俗千奇百怪,历史悠久,自唐朝以来积淀了丰富的民俗文化,形成了其独特的语言,尤其是数字在闽南婚俗中的运用更有一番情趣。
“一”
闽南语称为“头”。男女双方第一次见面称为头次见面,双方亲友应互送见面礼,主人家应煮红糖面线汤待客,似有洗尘与吉祥之意。有的地方还要加上一只煮熟的红鸡蛋,以示主人盛情之意。另外,女儿出嫁后第一次回娘家称为头次客,父母家人要设宴款待女儿女婿。
“二”
闽南语称为“双”或谐音“字”。如称新郎新娘年轻为“十八二十二,少年正当时”等。另外在准备小额红包时,要二、十二等。准备嫁妆时要备上成对的东西,如一对绣花枕头,称“双双对对,万年富贵”。
“三”
与“衫”同音,在婚俗中有“无三不成礼”之说,意思是事情要三次后才决定。酒宴中举行酒过三巡礼节,以示隆重。
“四”
与“死”谐音,但在闽南一带有“好四”的说法,意为势头好,做事顺利与顺心。四是一个好兆头。红包、嫁妆件数、婚期都不忌讳带四。
“五”
与“误”谐音,加上五月是屈原投江的月份;“七”与闽南人习俗人死后七天作“头七”有关,七月又与李世民设立的鬼节普渡月有关,所以这两个月很少有人结婚办喜事。
“六”
与“陆”谐音,历来有“三六九,天天有”之说,但农历六月天气炎热,结婚的人很少,都是等八月以后进行。因为闽南人“好�俗帧保萏们肟妥雷右讼勺溃巫右冒讼梢尾潘愦笪弧>墒贝蠼我冒颂Т蠼危紊弦冒素悦咨傅扔邪素酝及傅氖挝铮托履锲舫痰木撇艘送搿K耘├嗽乱院笫悄谢榕薜暮萌兆印�
“九”
与“狗”谐音,在闽南西部与客家人混居的地方,九与“久”发音接近,所以有礼金999元,猪肉和面各99斤,红包要9、19、29等带九数的习俗,意为天长地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