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筅尘”。每年农历十二月十六,最后一个“土地爷生”,是祈求财神寄托希望的日子,是总结今年展望来年的日子。在这一天“头家”要请伙计吃喝,支付伙计工资,手头上的事暂时歇歇,该让伙计回家过年了,俗称“尾牙”。“尾牙”过后,各行各业收尾,员工回家,各家各户便开始布置家居。一年未扫的“蜘蛛网”、灶前房后的污垢该清扫整理,桌椅锅碗该刷洗。“筅尘”,既有辞旧迎新的内涵,也表达铲除污秽远离疾病的愿望。
“送神”。农历十二月廿三“送神日”,专奉“灶君公”,供奉麦芽糖、花生糖等,据说是给“灶君公”甜甜嘴,让他到玉皇大帝那儿多说好话。
年货。送了“灶君公”后,人们开始忙碌办年货。所谓“蒸糕蒸果做菜包;买鱼买肉过年兜”,贴门神、贴春联、买新衣新裤新鞋,忙得不亦乐乎。
除夕。下午开始点香点烛,供奉祭品敬祖宗,然后全家人吃团圆饭。吃完年夜饭后,点香点烛,放鞭炮,开始“跳火盆”。男跳女看,若有家人在外不能回家,也得有人替跳,老人也要跨一下,小孩得由大人抱着跳,边跳边念“五谷丰登、钱银滚滚来”等。据说火代表兴旺、纯洁、长寿,跳了“火盆”后全家就会兴旺发达、健康长寿。而后,女人把火盆烧完的灰烬作为“钱财福气”扫回自家的灶堂。然后全家人点“通明烛”引火“围炉”守岁。到晚上12时,大放烟花爆竹敬“天公”,接着开始拜年。
元宵。全年的“第一个月圆之夜”。“十四结灯棚、十五上元宵”,元宵丸是圆的,用的是芝麻、花生末、瓜子仁、白糖、作馅,而糯米不是包起来的。而是一层层 “滚”起来的,它是团圆的象征。吃完汤丸,小孩提着火把、灯笼,口袋装满小鞭炮,到处游街串巷,比花灯、游火把,大人也开始赏月观灯。过了元宵节,新的一年开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