浴佛节
农历四月初八,相传为释迦牟尼的生日,又名“佛诞节”。这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起的节日,但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。
洗太子:
旧方志载,每逢此节之前,泉州的寺僧们要于四月初一日遍走间巷,募化人家,名曰“洗太子”。
浴佛法会:
初八,寺院里要举行“浴佛法会”,僧侣和信徒们用香汤为佛像洗浴,作为佛诞生的纪念。
是日,民间无子者,可用薄饼供九子母以乞子。
端午
农历五月初五。
端午节的起源,主要有两种说法:一是为纪念战国时的爱国诗人屈原;一是与古人为避五月初五这一“恶”日有关。这两种说法表面似互不相干,实际却有深层 次的内在联系,即人们在端午节纪念屈原,并不仅仅停留在对他的高尚情操的心仪而已,更主要的是希望这位已超升成神的“爱国诗人菩萨”,能护佑百姓渡过“恶 ”日难关,永保平安,长有福祉。因此,端午节系列民俗活动,其本来的主题应是驱邪除祟,祈福求安。
其实,农历五月并不是只有初五这一天才是“恶”日,而是整个五月都是“恶”月。东汉·崔实《四民月令》载:“是月(即五月)也,阴阳争,血气散。”五 月气候多雨湿热,人的体质也较差,恶病病疫,时常泛滥成灾。故至南朝·梁人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在记荆楚五月风俗时说:“五月俗称恶月,多禁忌。”端午节习 俗也大多集中在避“恶”方面。泉州人习惯把端午节称为“五月节”,这大概是与五月为恶月的传统观念有关,而实际上五月又可以说是旧时泉州人的避恶攘灾月。
包粽子
为让江里的鱼吃饱了,不再去咬屈原的尸体。
煎堆补天
“堆”,即地瓜粉或米粉以及其他配料调成糊状,下锅煎成一片一片;有甜堆和咸堆两种。
端午节正处梅雨季节,淫雨霏霏,传说是远古女娲补天时遗漏了一条缝所致。因此,泉州人家家户户煎堆,目的是为了堵住裂缝的天。反映了惧怕久雨成灾,期盼夏季农作物有个好收成的心理。
挂蒲艾、烧苍术、蝉蜕
端午节这天,家家户户在大门、房门上悬挂菖蒲、艾叶;农村还家家生起火炉子,关闭门窗,把苍术和蝉蜕放在炭火上焚烧,烟熏满室,室内进行消毒。
同时,饮雄黄酒、浴蒲艾汤、制“午时茶”,小孩更要胸佩“香袋仔”、臂系“长命缕”,额涂雄黄酒。
这是因为农历五月天气潮湿,容易流行瘟疫,悬挂菖蒲、艾叶和焚烧苍术、蝉蜕可起祛湿防病作用,避免在“恶”日受到外界邪祟侵害。
禳灾
清·乾隆《泉州府志· 风俗志》载:“是月(即五月)无定日,里让禳灾,先日延道设醮。至期,以纸为大船,送五方瘟神。凡百器用皆备,陈鼓乐、仪仗、百戏,送水次焚之。近竟有以木舟,具真器用,以浮于海者。”
“唆啰嗹”驱邪
亦称“采莲”,是一种诙谐风趣的驱邪消灾习俗。举行活动的时间,旧方志载为五月初一,而新编方志则记为端午节这天。
《泉州府志》载:“五月初一日采莲,城中神庙及乡村之人,以木刻龙头,击鼓锣迎于人家,唱歌谣,劳以钱或酒米”。
是日清晨,采莲队伍由一位扮相邋遢不堪的“铺兵”,手举长杆红旗,一路如醉似颠,充当前导。随后有四人沿途敲锣灯鼓,以助声势。队伍中有几名男扮女装 的提花婆,动作滑稽,格外引人注目。最后由四人抬着一具木雕老龙头,徐行压阵。采莲队伍在“龙王出世除灾难啊,唆啰连哪,啰连哩啰连啦……”的乐曲声中, 载歌载舞,游街串巷。“铺兵”挨家挨广人宅舞旗拂扫,驱邪求安,主人要礼施红包,并燃放鞭炮送出门,提花婆则回送白玉兰花或小型木雕龙头。
“采莲”乃古越族人的遗风,歌唱中的“唆啰连”据说是古越族人辟邪去灾的咒语,又说是古越族人呼龙舟为“(三点水+)页滤”,所以才有“唆啰连”这种音词。
详见《泉州民俗·唆啰嗹》。
划龙舟
传说是为了打捞屈原的尸体,后演化为赛龙舟民俗活动。实际是龙崇拜的一种形式,即要借龙王之神威,避恶消灾保平安。
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,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。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,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。
泉州端午节赛龙舟的活动与其他地方差不多,惟独惠安崇武较为特殊。早年崇武在端午节也有赛龙舟,但与外地有所不同,主要是于台风季节即将到来之前在海 上举行的祝神驱魔活动。据传后来因某一年失事,就不再在海上赛龙舟,而改在陆上游龙舟,游行时要唱《阿螺歌》,其歌词大意是请求神灵消灾灭祸。
水上捉鸭
泉州端午节特有的民俗活动。
在江河船上沿水面平行置一去皮的杉木,越长越佳,杉木上涂以油料,使之润滑;杉木尾端挂一长形小竹笼,内放一只活鸭;笼盖直竖立一竹棍,使之能一拍即开。
活动者保持身体平衡,从船上沿杉木小心翼翼行至尾端,拍开笼盖,活动者与活鸭均掉入江中,在游泳健儿协助下,抓住活鸭。活鸭即作为活动奖品。由于身体平衡难度极大,成功者少,失败者多。
岸上观者千百人呐喊助威,欢声雷动。
七夕
农历七月初七,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唯一属于妇女的节日。“数七”为阳数之一,是吉样之数,因此七夕亦是吉祥之日。
七娘妈生
泉州民间关于七夕的传说,一是牛郎织女的故事,一是七仙女与董永“百日缘”的故事,但后来泉州人把这两个传说混为一谈。泉州人都说织女是天帝的第七个 女儿,每个小孩都要拜七娘妈为“契母”,并尊称她为“七娘妈”。泉谚有云:“七月初七七娘生。”民间把这天界定为七娘妈的诞辰,是日要举行祈祥活动,称“ 做七娘妈生”。这两种传说合起来,共同构成泉州特色的七夕故事。
据说天帝原旨意是允许织女七日一会牛郎,但喜鹊“报错喜”,错传为一年一度即七月七日相会,这是个不能原谅的过失,因此人们在七夕大清早把胭脂花粉用红髻索捆扎起来,抛上屋檐顶,责罚喜鹊衔送到天河边,让织女梳妆打扮,以会牛郎。
七夕中午,敬祀七娘妈,旧时人们要备瓜果菜肴七盘,胭脂花粉七件,剪刀七把,燃香七柱,酒盏七个,筷子七双,小型纸桥七乘,把七娘妈的六位姐姐也全部请来,共庆“七娘妈生”。
牛郎会织女时,喜鹊会纷纷飞至天河上,为之搭桥,名曰“鹊桥”。人们说,七夕过后,喜鹊头部皆颓顶,就是因为牛郎牵牛过鹊桥时,牛蹄子蹂踏所致。
是夕如下小雨,人们则谓这是牛郎、织女于分手之际,彼此依恋不舍,挥泪告别。
焚送“七娘轿”
另一说:七娘妈指七娘夫人。
泉俗视七娘妈为妇幼保育神,七月初七是其神诞。七娘妈即斗母、送子、催生、奶母、痘疹、眼光、引蒙七位娘娘,没有专庙,仅东岳庙附有 七娘夫人祠,天后宫附有育子司祀之,民间信仰极广。
每年七月初七,家家户户在家中设香案,面向天井空中,供祀“浥饭”(油咸饭)、糖粿(甜米团丸)、妇女化妆用品(胭脂、花粉、红髻绳、扎花等),并焚 送“七娘轿”。凡该年有初生婴儿者,要拜七娘妈为“契母”,称“新契”,加焚送“七娘轿”。长到十六岁,宣告成年,于这天拜辞“契母”,称“洗契”,也要 加焚送“七娘轿”。
乞巧
与全国其他地方差不多,故七夕又称“乞巧节”。
吃糖粿
糯米粉加凉水,调成面团,然后搓成跳棋、玻璃珠大小的丸子,放在案桌上,用手掌轻轻一按,使之成为扁圆,最后用拇指往中间一押,即成中间下凹的糖粿 了。糖粿做好之后,把水烧开,放糖粿、乌糖,煮片刻即成。煮好之后,在上边洒上一层花生仁敷,装在白瓷碗里,像玉一样玲珑。
中元
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,俗称“七月半”。道教谓之三官大帝之一——中元地官赦罪,亦称“鬼节”。
各家各户皆备办菜肴祭祀祖先。在这个月内不办喜事,凡新亡者也不“引主”。据传那些无“家”可归的孤魂散鬼,可获赦罪,来到人间享受“普度”祭祀。
《泉州府志》载:“中元祀先,寺观作盂兰会。”俗名普度,道家谓是日地官校人善恶。
又引《南国风俗》云:“中元夜,家户各具斋供,罗于门外或垌衢,祝祀伤亡野鬼(注:俗称“普度公”)。”
普度
农历七月全月,泉州城乡各铺境按日轮流做“普度”。
重普
农历八月全月,泉州城乡各铺境按日再轮流做一次“普度”,称重普。
中秋
拜月娘妈
闽南和台湾地区中秋节的文化习俗相同。闽南、台湾民众将月亮称为“月娘妈”,表示对月亮十分崇拜。旧时到了中秋节这天晚上,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摆上桌几,陈上时令果品,敬奉月娘妈。这种敬月习俗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和寄托。
赏月、吃月饼
中秋月饼是中秋节主要食品,各种月饼在节前即已纷纷制出,以供中秋节送礼、请客和自家食用。
戏饼
中秋节前夕,商家就经销供戏饼用的“会饼”,共63块,仿照科举规制,设特大号饼1个为“状元”饼,依此二号饼2个为“榜眼”饼,三号饼4个为“探花”饼,还有“进士”饼8个,“举人”饼16个,“秀才”饼32个。因此戏饼亦称“戏状元饼”。
亲友相邀,轮流用6个骰子在碗里掷数。骰子中显出1个红四中“秀才饼”1个,显2个红四得“举人饼”1个,显3个红四得“探花饼”1个,显4个一、二、三、五、六者得“进士饼”1个,显4个红四或5个一、二、三、五、六者,得“状元饼”,直到把饼分完。
烧塔子
孩子们捡来一大堆瓦片,叠成一个高2尺的圆形小塔,中秋夜放入火炭、木块,在塔中燃烧,烧得越旺越有彩气。据传烧塔子之俗,源自元末刘伯温于月饼里藏 字条,约以八月十五举火为号,实行武装起义,至今民间流传的“三家养一元,一夜杀完全”的故事,即由此而来,而烧塔子举火为号,也传衍至今而成为民俗。
放“孔明灯”
广场上,用两条长板椅垫足,4人站在椅上,捏住孔明灯的4个角,另几人扶起孔明灯的底框,此时点燃灯中油枝,利用升起的热气和浓烟,把孔明灯高高涨起,飘飘欲飞。待孔明灯涨满烟气后放手,孔明灯便腾起升空,到相当的高度,与明月争辉。